1688.comは中国で生産され、流通している商品を扱うBtoB卸サイトとなります。お客様が弊社サイト内にて仕入処理をされても、日本国内の法律に則り、日本への輸入ができない商材もあり、その場合弊社でも仕入れの手配が出来ません。その際はシステム上で、自動的に注文削除となってしまう事を、恐れ入りますがご了承願います。
※単価についての注意事項: 船便の単価が適用されるには、今回の仕入において(他の商品も含めた)、消費税抜きの仕入総合計金額が20万円以上の場合となります。 総合計が20万円未満の場合はシステムで自動的にOCSの単価が適用されます。
{{ variable.name }}
|
联系电话:0531-88189952; 13335122090. 赵 |
路面砖
是一种铺地材料,它由水泥,石子,沙子做原料,经震动成型,表面切磨出条纹或方格.看上去酷似花岗岩,风格有的高雅粗犷,有的浪漫柔和.是当代人首选的路面装饰材料.
铺设工艺
路基的开挖:根据设计的要求,路床开挖,清理土方,并达到设计标高;检查纵坡、横坡及边线,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修整路基,找平碾压密实,压实系数达95%以上,并注意地下埋设的管线。
垫层的铺设:铺设120mm厚的3:7的灰土层,大中型车行车道铺设200mm厚的3:7的灰土层,并找平碾压密实,密实度达95%以上。
基层的铺设:人行道、花园道路铺设120mm厚的3:7灰土或100mm厚级配砂石,并找平碾压密实,密实度达95%以上。小型汽车道应铺设150mm厚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垫层(或150mm厚级配砂石,更大粒径不得超过60mm,更小粒径不得超过0.5mm),大中型车行车道应铺设300mm厚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垫层,并找平分层碾压密实,密实度达95%以上。
找平层的铺设:找平层用中砂,30mm厚,中砂要求具有一定的级配,即粒径0.3-5mm的级配砂找平。
面层铺设:面层为路面砖,在铺设时,应根据设计图案铺设路面砖,铺设时应轻轻平放,用橡胶锤锤打稳定,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,质量要求符合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9—98规定,人行道、广场路面砖更小厚度60mm,小型汽车道路面砖更小厚度60mm—80mm。
接缝砂的要求:接缝用砂的质量应符合CJJ79—98要求。
混凝土路面砖JC/T446-2000标准本标准的5.3、5.4为强制性的,其余为推荐性的。混凝土路面砖JC/T446-2000标准是在JC/T446-1991(1996)《混凝土路面砖》的基础上,总结近10年来我国混凝土路面砖生产与使用的实践经验,参考美、英、德、法、俄、日等发达国家的标准,经过调查、研究与试验验证后修订的。
本标准对产品的使用范围、外观质量、尺寸偏差、抗压和抗折强度、耐磨性、吸水率、抗冻性等指标进行了修订,提高了标准的水平,并将GB/T16925-1997《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(滚珠轴承法)》列入了标准。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路面砖的分类、一般规定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使用说明书、包装、运输及贮存等。
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和集料为主要原材料,经加压、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,用于辅设人行道、车行道、广场、仓库等的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块、板等(以下统称路面砖)。其表面可以是有面层(料)的或无面层(料)的,本色的或彩色的。
2 引用标准
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更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175-1999 硅酸盐水泥、普通硅酸盐水泥
GB1344-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、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
GB/T1596-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
GB/T2015-1993 白色硅酸盐水泥
GB/T8076-1997 混凝土外加剂
GB/T12958-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
GB/T12988-1991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试验方法
GB/T14684-1993 建筑用砂
GB/T14685-1993 建筑用卵石、碎石
GB/T16925-1997 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(滚珠轴承法)
GB J63-198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
JC/T539-1994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
3 分类
3.1品种
按路面砖形状分为普通型路面砖和联锁型路面砖。
3.2代号
a)普通型路面砖代号为N。
b)联锁型路面砖代号为S。
3.3规格
路面砖的规格尺寸见表1。路面砖的规格尺寸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。
表1 规格尺寸 mm
边长 |
100,150,200,250,300,400,500 |
| 厚度 | 50,60,80,100,120 |
3.4等级
3.4.1抗压强度等级分为CC30、CC35、CC40、CC50、CC60。
3.4.2抗折强度等级分为Cf3.5、Cf4.0、Cf5.0、Cf6.0。
3.4.3质量等级:符合规定强度等级的路面砖,根据外观质量、尺偏差和物理性能分为优等品(A)、一等品(B)和合格品(C)。
3.5标记
按产品代号、规格尺寸、强度、质量等级和本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。
普通型路面砖规格为250mm╳250mm╳60mm,抗压强度等级CC40,合格品的标记示例:
N 250╳250╳60 CC40 JC446-2000
4一般规定
4.1原材料
4.1.1水泥应符合GB175、GB/T2015、GB12958的规定及GB1344中规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。
4.1.2细集料应符合GB14684的规定。
4.1.3粗集料应符合GB14685的规定。
4.1.4硬质工业废渣骨料、石粉、石屑应符合下列要求:
a)烧失量不大于8%
b)不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成分及其他夹杂物。
4.1.5粉煤灰应符合GB/T1596的规定。
4.1.6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。
4.1.7颜料应符合JC/T539的规定。
4.1.8水应符合GB J63的规定。
4.2路面砖表面应有必要的防滑功能,以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。
4.3路面砖的外露表面应平整,宜有倒角。
4.4路面砖饰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mm;表面花纹图案的沟槽深度不得超过面层(料)的厚度。
5技术要求
5.1观质量
路面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表2 外观质量 mm
项 目 |
优等品 | 一等品 | 合格品 | |
| 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更大投影尺寸 ≤ | 0 | 5 | 10 | |
| 缺棱掉角的更大投影尺寸 ≤ | 0 | 10 | 20 | |
| 裂 纹 | 非贯穿裂纹长度更大投影尺寸≤ | 0 | 10 | 20 |
| 贯穿裂纹 | 不 允 许 | |||
| 分 层 | 不 允 许 | |||
| 色差、杂色 | 不 明 显 | |||
5.2 尺寸偏差
路面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
表3 尺寸允许偏差 mm
项 目 |
优等品 | 一等品 | 合格品 |
| 长度、宽度 | ±2.0 | ±2.0 | ±2.0 |
| 厚 度 | ±2.0 | ±3.0 | ±4.0 |
| 厚 度 差 | ≤2.0 | ≤3.0 | ≤3.0 |
| 平 整 度 | ≤1.0 | ≤2.0 | ≤2.0 |
| 垂 直 度 | ≤1.0 | ≤2.0 | ≤2.0 |
5.3力学性能
根据路面砖边长与厚度比值,选择做抗压强度或抗折强度试验,其力学性能须符合表4的规定。
表4 力学性能 MPa
边长/厚度 |
< 5 | ≥5 | ||||
| 抗压强度等级 | 平均值≥ | 单块更小值≥ | 抗折强度等级 | 平均值≥ | 单块更小值≥ | |
| CC30 | 30.0 | 25.0 | Cf3.5 | 3.50 | 3.00 | |
| CC35 | 35.0 | 30.0 | Cf4.0 | 4.00 | 3.20 | |
| CC40 | 40.0 | 35.0 | Cf5.0 | 5.00 | 4.20 | |
| CC50 | 50.0 | 42.0 | Cf5.0 | 6.00 | 5.00 | |
| CC60 | 60.0 | 50.0 | ||||
5.4物理性能
路面砖物理性能须符合表5的规定。
表5 物理性能
质量等级 |
耐 磨 性 | 吸水率%≤ | 抗 冻 性 | |
| 磨坑长度mm≤ | 耐磨度≥ | |||
| 优等品 | 28.0 | 1.9 | 5.0 | 冻融循环试验后,外观质量须符合表2的规定;强度损失不得大于20.0%。 |
| 一等品 | 32.0 | 1.5 | 6.5 | |
| 合格品 | 35.0 | 1.5 | 8.0 | |
| 注:磨坑长度与耐磨度二项试验只做一项即可 | ||||
6试验方法
6.1外观质量
6.1.1量具
砖用卡尺(如图1)或精度不低于0.5mm其他量具。(图略)
6.1.2测量方法
6.1.2.1正面粘皮及缺损
测量正面粘皮及缺损处对应路面砖边的长、宽两个投影尺寸,精确至0.5mm(如图2)。(图略)
6.1.2.2缺棱掉角
测量缺棱、掉角处对应路面砖棱边的长、宽、厚三个投影尺寸,精确至0.5mm(如图3)。(图略)
6.1.2.3裂纹
测量裂纹所在面上的更大投影长度;若裂纹由一个面延伸至其他面时,测量其延伸的投影长度之和,精确至0.5mm(如图4)。(图略)
6.1.2.4分层
对路面砖的侧面进行目测检验。
6.1.2.5色差、杂色
在平坦地面上,将路面砖辅成大小于1m2的正文形,在自然光照或功率不低于40W日光灯下,距1.5m处用肉眼观察检验。
6.2规格尺寸
6.2.1量具
用6.1.1规定的量具。
6.2.2测量方法
6.2.2.1长度、宽度、厚度和厚度差
测量矩形路面砖长度和宽度时,分别测量路面正面离角部10mm处对应平行侧面(如图5),分别测量两个长度值和宽度值;联锁型路面砖测量由供货方提供路面砖标识尺寸的长度、宽度。厚度分别测量路面砖宽度中间距边缘10mm处。两厚度测量值之差为厚度差(如图5)。测量值分别精确至0.5mm。(图略)
6.2.2.2平整度
砖用卡尺支角任意放置在路面砖正面四周边缘部位,滑动砖用卡尺中间测量尺,测量路面砖表面上更大凸凹处。精确至0.5mm(如图6)。(图略)
6.2.2.3垂直度
使砖用卡尺尺身紧贴路面砖的正面,一个支角顶住砖底的棱边,从尺身上读出路面砖正面对应棱边的偏离数值作为垂直度偏差,每一棱边测量两次,记录更大值,精确至0.5mm(如图7)。(图略)
6.3力学性能
抗压强度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进行。抗折强度试验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进行。
6.4物理性能
6.4.1耐磨性
磨坑长度试验按GB/T12988的规定进行。耐磨度试验按GB/T16925的规定进行。
6.4.2吸水率
6.4.2.1试验设备
a)天平:称量10kg,感量5g;
b)烘箱:能使温度控制在105℃±5℃
6.4.2.2试件
试件数量为5块,取整块路面砖。当质量大于5kg时,可从整块路面砖上切取(4.5±0.5)kg的部分路面砖。
6.4.2.3试验步骤
将试件置于温度为105℃±5℃的烘箱内烘干,每间隔4h将试件取出分别称量一次,直至两次称量差小于0.1%时,视为试件干燥质量(m0)。
将试件冷却至室温后侧向直立在水槽中,注入温度为20℃±10℃的洁净水,将试件浸没水中,使水面高出试件约20mm。
浸水24 h,将试件从水中取出,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,分别称量一次,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小于0.1%时,为试件吸水24h质量(m1)。
6.4.2.4结果计算与评定
吸水率按式(1)计算:
m1-m2
W = -----×100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m0
式中:w-吸水率,%;
m1-试件干燥的质量,g。
m0-试件干燥的质量,g.
结果以5块试件的平均值表示,计算精确至0.1%。
6.4.3抗冻性
6.4.3.1 试验设备
a)冷冻箱(室):装有试件且能使冷冻箱(室)内温度保持在-15 ℃范围以内;
b)水槽: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度保持20℃±10℃范围以内。
6.4.3.2试件
试件数量为10块,其中5块进行冻融试验;5块用作对比试件。
6.4.3.3试验步骤
试件应进行外观检查,将缺损、裂纹处作标记,并记录其缺陷情况。随后放入温度为20℃±10℃的水中浸泡24h。浸泡时水面应高出试件约20mm。
从水中取出试件,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,即可放入预先降温至-15 ℃的冷冻箱(室)内,试件间隔不小于20mm。待温度重新达到-15℃时计算冻结时间,每次从装完试件到温度达到-15℃所需时间不应大于2h。在-15℃下的冻结时间按试件厚度而定:厚度小于60mm的试件为不少于3h;厚度大于或等于60mm的试件为不少于4h。然后,取出试件立即放入20℃±10℃水中融解2h。该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。依此法进行25次冻融循环。
完成25次冻融循环后,从水中取出试件,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,检查并记录试件表面剥落、分层、裂纹及裂纹延长的情况。然后按本标准附录A或附录B进行强度试验。
6.4.3.4结果计算
冻融试验后强度损失率按式(2)计算:
R-RD
△R=-----×100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R
式中:△R--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,%;
R--按照6.3冻融试验前,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,MPa;
RD--按照6.3冻融试验后,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,MPa;
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.1%。
7检验规则
7.1检验分类
7.1.1出厂检验项目:外观质量、尺寸偏差、强度、吸水率。
7.1.2型式检验项目:对本标准中规定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全部检验。
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试检验:
a)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;
b)生产中如品种、原材料、混凝土配合比、工艺有较大改变、设备大修时;
c)正常生产时,每半年进行一次;
d)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;
e)产品长期停产后,恢复生产时;
f)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。
7.2批量
每批路面砖应为同一类别、同一规格、同一等级,每20000块为一批,不足20000块,亦按一批计;超过20000块,批量由供需双方商定。
7.3抽样
7.3.1外观质量检验的试件,抽样前预先确定好抽样方法,按随机抽样法从每批产品中抽取50块路面砖,使所抽取的试件具有代表性。
7.3.2规格尺寸检验的试件,从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10块路面砖。
7.3.3物理、力学性能检验的试件,按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及尺寸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抽取30块路面砖(其中5块备用)。
物理、力学性能试验试件的龄期为不少于28d。
7.4判定规则
7.4.1外观质量
在50块试件中,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(K1)及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(包括出色次检验不合格试件)的总数(K2)进行判定。
若K1≤3,可验收;若K1≥7,拒绝验收;若4≤K1≤6,则允许按7.3.1规定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。
若K2≤8,可验收;K2≥9拒绝验收。
7.4.2尺寸偏差
在10块试件中,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(K1)及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(包括出色次检验不合格试件)的总数(K2)进行判定。
若K1≤1,或难收;K1≥3,拒绝验收;K1=2,则允许按7.3.2规定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。
若K2=2,可验收;K2≥3拒绝验收。
7.4.3物理、力学性能
经检验,各项物理、力学性能符合某一等级规定时,判该项为相应等级。
若两种耐磨性结果有争议,以GB/T12988试验结果为更终结果。
7.4.4总判定
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都符合某一等级规定时,判为相应等级;有一项不符合合格品等级规定时,判为不合格品。
8标志、使用说明书
8.1 标志
出厂产品中,至少有0.5%的路面砖应有明显的标志。
产品出厂时,必须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。产品合格证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名称、产品标记、商标、批量编号、证书编号,并由检验员或承检单位签章。
8.2使用说明书
为方便使用,供方应提供路面砖的使用说明书,说明现场施工方法和要求及参考使用数量。
9包装、运输及贮存
9.1包装
用吊装托架装运时,应捆扎牢固。亦可不用吊装托架散装。
9.2运输
产品装、卸时应轻拿轻放,严禁抛、掷。运输时应避免碰撞。
9.3贮存
路面砖贮存场地应平整、坚实。应按品种、规格、质量等级分别堆放。散装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.5m。
附 录 A
(标准的附录)
抗压强度试验方法
A1试验设备
A1.1试验机
试验机可采用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。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应不大于±1%。试件的预期破环荷载值不小于试验机全量程的20%,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%。
A1.2垫压板
采用厚度不小于30mm、硬度应大于HB200、平整光滑的钢质垫压板,垫压板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路面砖公称厚度按表A1选取。
表A1 垫压板尺寸 mm
试件公称厚度 |
垫 压 板 | |
| 长 度 | 宽 度 | |
| ≤60 | 120 | 60 |
| 80 | 160 | 80 |
| 100 | 200 | 100 |
| ≥120 | 240 | 120 |
试件厚度不小于0.9倍有效使用边长时,可以不用垫压板;试件厚度大于等于100mm,使用200mm×100mm垫压板大于试件受压面时,可选择160mm×80mm垫压板。
A2试件
A2.1试件数量为5块
A2.2试件的两个受压面应平行、平整。否则应对受压面磨平或用水泥净浆抹面找平处理,找平层厚度小于等于5mm。
A3试验步骤
A3.1清除试件表面的粘渣,毛刺,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。
A3.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,放置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,然后将垫压板放在试件的上表面中心对称位置(如图A1所示)。(图略)
A3.3启动试验机,匀速连续地加荷,加荷速度为0.4~0.6MPa/s,直至试件破坏,记录破坏荷载(P)。
A4结果计算与评定
抗压强度按式(A1)计算:
P
Rc=----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A1)
A
式中:Rc--抗压强度,MPa;
P--破环荷载,N;
A--试件上垫压板面积,或试件受压面积mm2。
结果以5块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更小值表示,计算精确至0.1MPa。
附 录 B
(标准的附录)
抗折强度试验方法
B1试验设备
B1.1试难机
试验机可采用抗折试验机、万能试验机或带有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。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和量程要求同本标准附录A1.1。
B1.2支座及加压棒
支座的两个支承棒和加压棒的直径为40mm,材料为钢质,其中一个支承棒应能滚动并可自由调整水平。
B2试件
试件数量为5块。
B3试验步骤
B3.1清除试件表面粘渣、毛刺,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。
B3.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,顺着长度方向外露表面朝上置于支座上(如图B1)所示。抗折支距为度件厚度的4倍。在支座及加压棒与试件接触面之间应垫有3~5mm厚的胶合板垫层。(图略)
B3.3启动试验机,连续均匀地加荷,加荷速度为0.04~0.06MPa/s,直至试件破坏。记录破坏荷载(P)。
B3.4结果计算与评定
抗折强度按式(B1)计算:
3Pl
Rf=-----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B1)
2bh2
式中:Rf --抗折强度,MPa;
P--破环荷载,N;
l --两支座间的中心距离,mm;
b--试件宽度,mm;
h--试件厚度,mm。
结果以5块试样抗折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更小值表示,计算精确至0.01MPa
混凝土路面砖一般施工应参照《路面砖施工要点》、《城市道路建设设计规范》中柔性路面设计的规定。车道、港口、机场等重载场所施工应参照《港口道路、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》JTJ296-1996中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。
路面砖路面工程施工基本流程:原土层处理——砌筑路缘石——基层施工)——摊铺垫层砂——人工(机械)铺设路面砖——扫填接缝砂——碾压路面(重载)——清理
一、原土层处理
按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,将路基开挖至原土层,清理杂物,分层夯实。在淤泥质土、杂填土等软土层施工时,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更换或加固。
二、砌筑路缘石
三、基层施工
1、原土层上做基层,所选材料及施工工艺应符合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》CJJ37中柔性路面设计的规定。整平后用平板振实至95%以上。
2、8~10cm现浇混凝土基层
四、摊铺垫层砂
根据工程量的大小,摊铺垫层砂的发放可用刮板法、耙平法、摊铺机铺设等发放。垫层砂的厚度一般为25±5mm。砂料宜为中粗砂,应符合以下要求:
级配为0-5mm连续级配含泥量<5%,泥块含量<2% 含水率<3%
五、铺设路面砖
对人行道、广场等无路缘石路面边缘部位的施工,应采用混凝土止挡法或路面砖砂浆粘结法固定地面砖。
按照铺设的设计要求,确定基准线。铺设应从角边开始按设计图案一次进行,铺设中应保障路面砖结合紧密,用胶锤夯实。
路面砖可用钢片切割成辅助块形,用于边角、人孔井、树坑等不规则铺设面。
铺设路面砖时,不得站在垫层砂层上作业,可在刚铺的植草砖上垫上一大块0.3m2的木板,站在木板上铺筑。
六、扫填接缝砂
路面砖之间的接缝(预留缝)中应用砂灌满填实,填缝砂应符合以下要求:
级配为0-2.5mm连续级配含泥量<3%,泥块含量<1% 含水率<3%
七、路面振实
路面砖铺设后,路面砖表面用平板振动机由边缘向中间反复振动2~3次。路面振实也可在摊接缝砂前进行。振动机板面积0.35-0.5m2,压力1360-2270kg,频率70Hz。
八、碾压路面(重载)
当柔性结构路面砖路面用于重载场所时,在上述施工工序完成后,须用15顿重以上的轮胎式压路机作更后的压实,至少10边。
九、路面清理
清扫路面,为保持美观效果,可用水冲洗1-2遍。
十、
1、透水砖施工时方可拆除薄膜外包装,防止污染。
2、切割路面砖或侧石等时,必须原理铺设路面砖现场,防止表面污染。
3、铺设10密即可扫填接缝砂。
鲁能建材是生产路面砖的专业厂家,砖是混凝土、粉煤灰、铅粉烧结成的,所以具有环保,自然.抗腐蚀.不腿色.吸水性好.
文化性
砖是表达欧式建筑风格的经典材料。其温暖的色调,过渡自然的色差,以及特殊的外观质地,不仅具有自然美,更凝聚着厚重的价值感。砖是自然,环保的材料,砖的建筑同样表现了自然环保的文化主题。
增值性
砖的建筑,虽然初期投资较大,但是建筑的美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,也无需后期频繁的维护,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。砖的建筑可以见证百年历史,投资摊薄在漫长的岁月,每一分投资都体现了价值。
耐久性
砖可以防火阻然,砖可以抵御风雨,即使紫外线照射、酸雨侵蚀,砖的颜色永不褪色,砖的建筑可以经历百年风雨。
舒适性
砖具有吸排湿机能,砖内分布的孔隙可以吸排外界的湿气,砖体白天释放湿气,夜晚吸收湿气,砖的这种吸排湿机能有利于保持局部环境的湿润,避免水分迅速蒸发而造成空气干燥,还可以避免墙体结露。同时,砖的导热性能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,砖的建筑可以调节温度,创造舒适环境。
环保性
砖的成分单纯,主要以页岩为主,表面不施釉,产品经高温烧制,部分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。砖没有放射性,是清洁、安全的环保产品。







